近日,我公司科研檢測分院管道檢測項目組組長蘇連偉、組員李天源參加了由中國煤炭地址總局、中國測繪學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與中國地質大學工程學院管道工程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2023年第一期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評估及非開挖修復培訓班。
培訓班在武漢開班,全國行業領軍人物及各相關單位業務骨干齊聚一堂,學習最新的行業知識,了解行業現狀及前景,會上學習了《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范》改編送審稿,規范的調整對我單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較大意義,其一:可以在新建管道驗收方面開展宣傳,利用單位既有資質承接一些新建項目的驗收工作,可以提高單位效益。其二:對大箱涵類檢測提出了具體要求,可以為箱涵類檢測收費標準提供依據。
會上武漢市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做了主題為《溢流污染控制排水管網精細化排查思路及應用》的報告,報告中提及溢流污染特征及形成原因、精細化排查工作思路及方法、精細化探測技術及實施案例、精細化排查不足與期望等方面的內容,其中提及檢測排查中應緊密結合水質變化異常點的問題、旱天和雨天排查的方式方法及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看到南北方在現實方面的差異性,南方市政排水管道普遍埋深較淺,在一些檢測排查工作中相對容易,而北方市政排水管道埋深較深,動輒6-10余米的埋深給管線及井位探測、管徑核實及檢測排查帶來巨大困難,超出了很多先進的探測設備的工作范圍,例如探地雷達等設備,其余一些靠自己摸索出來的檢測方式方法與南方隊伍大體相同,例如染色劑追蹤等方法,且南方排水管道由于雨水沖刷量較大,在淤積程度方面也比北方管道輕很多,這些都是制約的我們工作的困難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會因地制宜的鉆研制定自己的檢測方法。
會上中儀股份有限公司也展示了行業最前沿的檢測設備及技術,其中對今后工作可能有較大的幫助的有彈性波機器人和電法側漏技術,其中彈性波機器人是利用測量管道材料的彈性模量的方式來評估管道結構強度,但目前該技術還不成熟,有待進一步開發。電法側漏技術可以測量管道滲漏程度,對一些水下隱蔽點滲漏及由內向外的滲漏可以精準測量,未來可以尋找合適的機會試驗驗證其實用性。
此次培訓覆蓋排水管網生命周期全過程,會后管道檢測項目組全體成員學習了先進的技術,下一步達到學以致用,用更開闊的思維謀劃后續工作,將我公司管道檢測業務發展壯大,牢牢的在本地區站穩腳跟并積極開拓外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