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吉林省、長春市智慧城市規劃建設要求,本著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原則,解決排水系統突出問題,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管理能力,加強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提升城市水環境,市建委特開展“伊通河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臺項目”建設。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BIM、時空大數據、WebGIS、數值模擬、移動應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并與業務應用相結合,提升各涉水單位智慧管理決策能力和智慧服務水平。
項目范圍區位示意圖
伊通河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臺項目涵蓋城市排水及河道水環境兩大業務,建設服務范圍為長春市城區內伊通河流域、新凱河流域和霧開河流域,涉及朝陽區、南關區、寬城區、二道區、綠園區、凈月區、蓮花山區、長春新區、經開區、汽開區共10個行政區域。建設內容涵蓋數據采集、基礎設施、數據治理與應用服務的4級系統架構,包括標準體系建設、監測體系建設、核心排水設施自控系統改造、監控中心與機房設備建設、安全系統建設、數值模型與三維模型構建、基礎支撐平臺建設、數字化管控平臺開發8項內容。
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臺系統架構圖
本項目旨在構建與水務(排水)行業緊密結合的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臺,其功能涵蓋在線監測、信息交互、決策支持、考核評估、預報預警、應急指揮、聯合調度、巡查養護、運營維護等方面,實現設施屬性等靜態數據與動態監測數據以及相關業務數據統一綜合應用,提高行政主管部門業務管理水平,實現長春市水系統的全過程監管,排水突發事件及時響應和科學化調度,主管部門的管理提升和辦公協同,政府與公眾的信息共享和便捷互動等。
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臺項目自2022年10月31日中標開始,經歷了需求調研踏勘、施工圖設計、系統設計、設備安裝、模型搭建、業務系統開發等工作,至今已開展了近8個月。得到了院領導及聯合體單位的高度重視,李學穎總經濟師、尹勇總經理助理多次組織專家會議進行過程咨詢、研究項目技術方案、調度項目進度、指導工作開展。同時,項目組向市建委領導及建設單位領導進行了數次專題匯報,獲得了充分的肯定。專班成員認真負責,踏實勤懇的工作作風,也得到了公司領導以及同事們的高度認可。
迄今,硬件部分設計包含流量、液位、水質、采集傳輸、太陽能供電等設備共計4358臺套,累計完成采購3245臺套,占總量的74.5%;設計包含流量、液位、水質監測設備安裝點位1385處,累計完成安裝760處,占總量的54.9%;核心排水設施自控系統改造部分正在進行33座泵站、17處調蓄池和15座閘門的自控改造的硬件采購流程,并陸續開展相應現場安裝調試工作;軟件部分內澇預報預警及應急指揮系統已正式部署試運行,通過對氣象信息、內澇、排水設施運行信息的監測、預報和預警,輔助城區防汛指揮人員和響應人員進行城市防澇的雨前決策和雨中響應;排水設施管理系統、水環境評估系統,一體化調度系統也已完成系統初步開發及部署工作。
現場設備安裝
內澇預報預警及應急指揮系統
內澇預報預警及應急指揮系統
水環境評估系統
一體化調度系統
從2022年10月到2023年6月,我們期待,待到項目落地之時必將達到預期效果。新時代新征程,市政人將一如既往賡續奮斗,踔厲篤行,用雙手詮釋責任與擔當,用無私奉獻精心繪出春城大美藍圖!